【世界防治结核病日】中医教你科学防治结核病——人人都能懂的“肺痨”防护指南
防治结核病日
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,这一特殊的日子提醒着我们,结核病——这个古老而又顽固的健康威胁,依旧在全球肆虐,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
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常侵袭肺部(俗称“肺结核”)。在中医里,它被称为“肺痨”,认为其发生与身体抵抗力下降(正气虚弱)和病菌感染(痨虫侵袭)密切相关。
一、中医解读结核病的“来龙去脉”
(一)为什么会得结核病?
1、抵抗力差是根本:长期熬夜、压力大、营养不良等会导致身体“正气不足”,相当于免疫系统变弱,给病菌可乘之机。
2、病菌感染是直接原因:结核杆菌(中医称“痨虫”)通过飞沫传播,侵入肺部后引发慢性炎症,逐渐消耗人体能量。
(二)结核病有哪些典型症状?
1、长期咳嗽、痰中带血:病菌损伤肺部组织,导致反复咳嗽,严重时咳血。
2、午后低热、夜间盗汗:像潮水一样定时发热,睡觉时莫名出汗,这是身体“虚火旺”的表现。
3、消瘦乏力、精神萎靡:病菌持续消耗营养,人会越来越瘦,容易疲劳。
二、中医教你三招预防结核病
(一)提升免疫力——养好“正气”
规律生活:早睡早起,每天保证7-8小时睡眠,避免熬夜透支身体。
适度运动:太极拳、八段锦等轻缓运动,能疏通气血,增强体质。
保持好心情:压力大时听听音乐、散散步,避免焦虑伤肺。
(二)吃对食物——补足气血
多吃高蛋白食物:鸡蛋、鱼肉、豆腐等补充营养,帮助修复肺部。
滋阴润肺食谱:银耳百合粥、山药莲子汤,缓解干咳和虚热。
少吃辛辣油腻:辣椒、油炸食品易生痰火,加重咳嗽。
(三)切断传播途径——远离病菌
戴口罩、勤通风:在人群密集处佩戴口罩,家中每天开窗通风。
避免密切接触:若身边有结核病患者,减少面对面交谈,保持1米以上距离。
三、中医特色养肺法——穴位按摩
每天花5分钟按摩以下穴位,缓解咳嗽、增强肺功能(具体位置见图解):
定喘穴(后颈大椎穴旁半指):缓解气喘、慢性咳嗽。
太渊穴(手腕内侧凹陷处):止咳平喘,改善胸闷。
肺俞穴(背部第三胸椎旁两指宽):调养肺气,适合长期咳嗽者。
合谷穴(手背虎口处):清热润肺,减轻咽喉不适。
按摩方法:用拇指按压穴位,力度以轻微酸胀为宜,每穴按揉1-3分钟。
四、重要提醒:中医≠万能,科学治疗是关键!
(一)确诊后务必规范用药:结核病需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,不可擅自停药。
(二)中医辅助更有效:穴位按摩、食疗可作为辅助手段,帮助缓解症状、加速康复。
(三)症状加重及时就医:若持续发热、咳血、消瘦,需立即到医院检查。
结核病虽顽固,但可防可治!通过增强体质、科学防护,结合现代医学与中医智慧,我们完全有能力守护肺部健康。转发给家人朋友,一起远离“肺痨”困扰!
上一篇:中药煎煮专栏
下一篇:【世界睡眠日】失眠的中医药治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