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二十四节气中医药科普】立秋——润燥养收,顺应秋气
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。“立”有开始之意。立秋之后,暑热寒凉交替,自然界中的阳气渐渐收敛,阴气渐长,逐渐呈现“秋燥”的气候特点,此时养生应以“养收”为主,重在滋阴敛阳。但立秋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,立秋后气温仍较高,并可能会出现高温天气,故又有“秋老虎”之称,因此立秋养生既要滋阴敛阳,也要防暑热。
一、立秋养生核心原则
养收防燥:立秋后气候逐渐干燥(“秋燥”),易出现口干、咽干、皮肤干燥等症状,需注重滋阴润燥。
调和脾胃:夏季脾胃功能易受湿热影响,立秋后宜调理脾胃,为秋冬“藏精”做准备。
避凉防感:“秋老虎”仍可能存在,但早晚温差增大,需防温差过大引发感冒。
二、饮食调养
防进补:立秋之际,天气仍然炎热,暑热之邪易耗伤人体正气,此时不宜进补,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,
防辛辣: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记载:“肺主秋,手太阴、阳明主治……肺收,急食酸以收之,用酸补之,辛泻之”,立秋后饮食应以“减辛收酸”为主。尽量少吃葱、姜、蒜、韭菜、辣椒、胡椒粉等辛味食物,适当进食山楂、葡萄、柚子、石榴、苹果等酸性食物。
润肺防燥:秋季燥邪当令,气候干燥,易失水分,肺为娇脏,容易感受燥邪,出现口鼻干燥、咽干口渴、干咳少痰、或痰黏难咳、或痰中带血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。“燥则润之”,故饮食上可多食百合、银耳、秋梨、莲藕、蜂蜜、萝卜等,并注意适时补充水分。
三、日常调护
顺时养生: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记载: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。”据古人养生智慧,立秋后应“早卧早起”,以顺应秋季阳气收敛之特性,同时早起舒展肺气以防气机收敛太过。此外,情志上应保持心情安宁、舒畅的状态,忌过度悲伤、忧伤。
按摩养生:秋季与肺气相通,立秋之后,我们可顺肺经循行方向进行按揉以补养肺气,即从中府穴按揉至少商穴,着重按揉相应穴位来补养肺气。
此外,还可按揉天突穴、肺俞穴。天突穴位于颈前区,胸骨上窝中央,前正中线上。肺俞穴位于背部,第三胸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1.5寸。日常可用食指指腹按揉穴位2分钟,注意按揉力量适中,以自身舒适为度。
立秋之际还可服用一些具有滋润功效的膏方以祛燥润肺。娄底市中医医院秋梨膏选方汇聚院内名老中医临床经验,坚持选用道地药材,选用优质秋梨,全程不加任何防腐剂和增稠剂,确保全程用足料、用好料,让您吃的放心。
全方以精选的秋梨为主要原料,再搭配具有止咳、祛痰、生津、润肺的麦冬、百合、川贝、桔梗、北沙参、罗汉果等药材。非常适合秋燥时节作为养生保健药膳食用。据《太医院秘藏弹丸散方剂》记载:“此膏能清金降火,止咳化痰,解渴除烦,添津润燥,或阴虚火旺,口燥咽干,咳久嗽血,吐血咯血,痰中带血,肺经虚损,悉能治之。”此外,秋梨膏中富含果糖、葡萄糖、苹果酸和山梨醇等物质,能起到补水生津的作用,既可促进肠道吸收水分,助消化、改善便秘,还可帮助保持肌肤的水润与光泽,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。
秋梨膏预订地址:娄底市中医医院岐黄楼3楼319室治未病科
预订电话:13469482999(颜主任)
上一篇:无
下一篇:端午节气的中医药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