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生命践行入党誓词——严守党的纪律,保守党的秘密
1983年,北京市门头沟区田庄村一位抗战时期的“伪乡长”被区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,此事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。这位已经牺牲40余年的“伪乡长”的真实身份,连他的亲属都不知道,他就是崔显堂。
1896年,崔显堂出生于田庄村(时属河北省宛平县七区)一个农民家中,他自幼拜名师习武,为人豪爽,常有行侠仗义之举,深受村中父老乡亲喜爱。
1937年,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,事变就发生在宛平县城。1938年秋,八路军的一支队伍来到田庄村附近活动。崔显堂得知后,便立即邀请部队的一位团长来到家中讲述党的抗日方针和政策。次日,崔显堂便动员村里的几位年轻人参加了八路军。同年冬,崔显堂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1940年,日军对平西抗日根据地实施大规模“扫荡”,频繁在田庄地区烧杀抢掠。崔显堂积极配合八路军开展反“扫荡”活动,他在村党支部领导下,积极组织发展农会,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,动员青壮年加入抗日队伍。
1942年5月,日军在田庄村设立据点,妄图以此割断八路军、地下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,扼制主力部队、游击队在田庄地区的活动。因为在当地的威望,日军想安排崔显堂为乡长。组织上要求崔显堂接受这个职务,认为凭借“伪乡长”这个身份打入敌人内部,侦察敌情,可以更好地打击敌人,保护干部和群众。于是,在日军驻村的第五天起,崔显堂白天以“伪乡长”的身份应付日军,晚上则秘密开展党的活动。每当有八路军战士被捕或村里的老百姓被抓走时,崔显堂总是设法营救,丝毫不顾个人安危。
在日军看来,虽然在田庄设立了据点、修建了炮楼,可八路军和游击队的活动却没有减少,反而日军在不到一个月内遭到抗日队伍的多次打击,每次都好像有备而来,他们开始怀疑崔显堂。
1942年6月,日军以“工作不力”为由多次将崔显堂扣押,严刑拷打,但崔显堂始终钢牙紧咬,缄口不语,只字不提党的秘密。敌人毒刑用尽,也没能让崔显堂屈服。7月19日,崔显堂被敌人用刀乱刺穿身,光荣牺牲。
“严守党的纪律,保守党的秘密”,崔显堂用生命践行了入党誓词,书写了一曲对党忠诚的生命赞歌。
重视和加强保密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。我们党一经成立,就把保守党的秘密写进了党的纲领。党的一大通过的《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》中规定,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,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。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,再次强调了保守党的秘密的重要性,并把这一要求提高到了党的纪律的高度,规定凡“泄漏本党秘密”的党员,“该地方执行委员会必须开除之”。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把入党誓词写进党章,其中包含“保守党的秘密”的内容。并在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中突出强调“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”,自此之后,历次党章修改都延续了这一规定。
革命战争年代,革命先辈始终把保守党的秘密看得比生命更重要,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于党的铮铮誓言。任弼时同志在大革命失败后曾两次被捕,面对敌人酷刑,他始终没有暴露身份;革命烈士江竹筠被捕后,面对手指钉竹签折磨始终坚贞不屈,面对死亡威胁,她的回答异常坚决:“竹签子是竹子做的,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”;电影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原型李白烈士誓死守护党的秘密电台,在暴露被捕的最后时刻放弃逃生机会,只为销毁党的秘密文件、隐藏珍贵的通讯设备……保守党的秘密,对于共产党员来说,既是信仰的标识、忠诚的表现,又是纪律的要求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的‘牺牲个人,努力革命,阶级斗争,服从组织,严守秘密,永不叛党’入党誓词,句句都是共产党人政治觉悟的生动写照”“要严守党的秘密,做到守口如瓶、防意如城”。
保守秘密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。每位党员都要从捍卫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,坚持以信仰为基、忠诚为本、纪律为绳,把“保守党的秘密”的政治誓言融入血液、刻印心中、付诸于行,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,都绝对忠诚可靠,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