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二十四节气中医药科普】雨水节气这样做,肾气足,病不扰!
雨水节气·为24节气当中的第二节气,雨水至,万物生,雨水节气寓意着降雨,也增加了生机活力,是代表着希望和未来的意思。俗话说“春雨贵如油”,适宜的降雨对待农作物生长很重要,但是正式因为这淅淅沥沥的小雨使得空气中寒气增加,最容易伤脾,特别是我们肾友们,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,切勿受凉,雨水时节,空气湿润且不燥热,也正是养生的好时机。
一、中医养生的四大原则
1. 避湿防寒,护阳固表
穿衣“下厚上薄”,重点保暖腰腹、双足(肾经所过);
居室通风除湿,避免久居阴冷潮湿环境。
2. 健脾祛湿,饮食有节
少食生冷瓜果、肥甘厚味,防湿困脾胃;
多食健脾利湿食材:茯苓、山药、薏苡仁、赤小豆(需根据血钾情况调整)。
3. 疏肝调畅,情志平和
春季肝气升发,忌大怒抑郁,可听舒缓音乐、练习深呼吸。
4. 适度运动,升发阳气
晨起打太极拳、八段锦,以微汗为度;
睡前按摩足底涌泉穴(肾经起点),引火归元。
二、肾友专属食疗方推荐
(需结合个体化血钾、蛋白摄入限制)
1. 黄芪茯苓粥
材料:黄芪10g(布包)、茯苓15g、大米50g
功效:补气健脾,利水消肿,适合气虚水肿者。
2. 黑豆枸杞鲫鱼汤
材料:黑豆30g(提前浸泡)、枸杞10g、鲫鱼1条(去磷)
功效:补肾利水,适合血肌酐稳定期患者(高尿酸者慎用)。
3. 玉米须冬瓜茶
材料:干玉米须20g、冬瓜皮30g,煮水代茶饮
功效:清热利湿,辅助降压消肿。
三、中医外治法辅助
1.艾灸保健
取穴:足三里(健脾)、关元(温阳)、肾俞(补肾)
方法:每穴艾灸10分钟,隔日一次(阴虚火旺者慎用)。
2.中药足浴
方药:艾叶15g、生姜10g、红花5g,煮水泡脚
注意:水温≤40℃,时间15分钟,严重水肿或皮肤破损者禁用。
四、特别提醒(肾病禁忌)
1.忌盲目进补:避免滥用鹿茸、阿胶等滋腻之品,加重脾胃负担;
2.忌过度发汗:剧烈运动或汗蒸易伤津耗气,诱发电解质紊乱;
3.忌擅自停药:勿因节气变化自行调整降压药、免疫抑制剂用量。
五、雨水节气养生口诀
腰腹保暖防寒湿,
少酸多甘健脾胃,
晨起慢走升阳气,
情舒肝顺肾自安。
注:具体调理方案需经专业医疗机构医师与中医师共同评估,不可替代药物治疗!
上一篇:中药煎煮专栏